标王 热搜: 公司  山东  青岛  机械  临沂  深圳  济南  北京  经纪公司  服装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拿什么平息调味瓶里的风波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3-26  浏览次数:6
核心提示:拿什么平息调味瓶里的风波2025年03月26日 06:05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手机看新闻][字号大中小][打印本稿]  近期,有媒
 

拿什么平息调味瓶里的风波

2025年03月26日 06:0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本稿]

  近期,有媒体对市面上多款号称“零添加”的酱油进行了测试,并在部分产品中检出重金属。其中,主打零添加概念的千禾酱油还被发现,其瓶身上醒目的“千禾0”并不是零添加的保证书,而是企业注册的商标。这就好比消费者满心期待地点了一份海参炒饭,结果只是炒饭的厨师名叫海参。

  对于可能动摇品牌根本的质疑,企业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然而,从持续升温的质疑声浪来看,消费者担忧的可能并不是这一份“海参炒饭”,而是害怕今后餐馆都雇用名叫海参、鲍鱼、龙虾的大厨来做饭。那时,谁又能保证每次端上来的饭不会假借厨师的名字充数?

  商标法明确,带有欺骗性,容易使公众对商品的质量等特点或者产地产生误认的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这是保障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法律原则。如果商标里带有“有机”“绿色”“0糖”“零添加”等字样,消费者很容易误认为商品具有这些特点。此前,多家企业尝试注册“零添加”“0添加”商标都没有成功。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拟规定,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不得以“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强调不含有或者未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法律法规对零添加如何界定、如何标注尚未形成定论。但这次风波已提示相关企业,零添加只是技术和产品线的差异,而不是安全与否的标识,更不是按需定价的营销噱头。无论产品是否零添加,都必须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标准。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营销概念来吸引消费者,而忽视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安全。

  零添加是个很能抓住消费者心理的营销概念。2022年,当同行因“科技与狠活”备受质疑时,千禾便凭借“0添加”标签脱颖而出,迅速打开市场,并带动整个行业力推零添加。遗憾的是,两年多过去,老百姓厨房里的油盐酱醋到底添加了啥没添加啥,依然还是个问号。专家说得在理:零添加后面必须加上特指对象才有意义,就像说“无糖”得明确是无蔗糖还是无代糖。否则,零添加就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企业可以随意解读,消费者却一头雾水。

  这场风波看似偶然,实则是调味品行业甚至是整个食品行业在过度营销零添加概念背景下一记迟早会到来的回旋镖,代价不可谓不大。

  风波终将过去,但留下的思考不该消散。据了解,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近期即将出台。期待该办法能够进一步规范食品标识,从监管端拨开添加剂疑云、消除零添加疑惑,让消费者能更加清晰地了解食品的真实情况,作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当消费者面对琳琅满目的调味品时,选择的不仅是一瓶酱油、一瓶醋,更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态度:不必神化零添加,认为只有零添加的食品才是健康的、安全的;也别妖魔化添加剂,将所有的添加剂都视为洪水猛兽。而想要真正平息调味瓶里的风波,还需要调味品企业从生产端做起,少一些噱头,多一些真诚,让每一瓶酱油、每一勺调味品都能承载起健康的承诺。(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 颖)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和个人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新闻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微信. 支付宝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RSS订阅 | 鲁ICP备17028834号-2
联系本站 客服QQ群1: 335698955 客服QQ群2:212962348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E-mail:qiduow@163.com
CopyRight 2009-2020 Abcd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奇多网 51LA统计
Powered By QIDUOWANG Powered By QINDO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