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稿时间:2025-02-26 06:22: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2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2024年,上海市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9件,同比增长15.3%;PCT(《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为6822件,同比增长10.3%;有效注册商标量278.93万件,同比增长6.7%;作品版权登记数突破45万件,同比增长9.05%……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透露了上述数据。
芮文彪用五个方面的“新”总结上海“十四五”以来在知识产权方面所做的工作,分别为制度之“新”、运用之“新”、保护之“新”、服务之“新”与合作之“新”。
芮文彪提到,“十四五”以来,上海大力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构建起多层次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有4.3万余件专利进入国家可转化专利资源库,累计转化7600余件。此外,上海还在全国率先推出知识产权交易保险等金融新产品,以及国内首批通过全国技术要素市场公开挂牌的开源专利。据介绍,“十四五”以来,上海在中国专利奖评选中获得15金14银,有两家中小企业还获得了WIPO(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目前,上海已连续4年在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考核中保持优秀等级。在WIPO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科技集群”中,“上海-苏州”集群位列全球第五。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26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