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行走斯图卡
从去年开始,法国就一直表示想促成总统马克龙在“合适的时间”访问中国,最近有外媒披露,马克龙的访华行程基本确定,与此同时,法国官员也开始为马克龙此次访华造势和吹风。
据彭博社报道,法国总统马克龙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前往中国访问,与中方重点讨论能源、贸易和俄乌冲突等热点问题。报道还表示,有匿名人士透露,马克龙总统访华的具体日期还没有确定,但初步计划是在4月份之前完成。
彭博社还特别指出:这次马克龙访华的背景,是欧盟寻求调整与中美之间的贸易关系。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亲自签署的《通胀削减法案》,对本土电动车等行业提供巨额补贴,此举让欧洲领导人感到震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达沃斯表示,欧盟将修改现有法律和规则,通过一项“净零产业法案”对标《通胀削减法案》,说到底就是与美国打“补贴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国家很乐意与中国改善经贸关系,其中也包括法国。
彭博社分析认为,早在去年11月份,中法领导人在巴厘岛会晤后,法国就一直寻求与中国的高层交往、规划合作路线图;随后法国方面多次透露,总统马克龙希望在不久后访问中国,而中国也予以了积极回应。
从最新发布的消息来看,马克龙在今年上半年访华将是大概率事件,法国政府的高层官员也开始不断吹风。正在参加达沃斯论坛的财政部长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达了法国和欧洲,在对华政策上,与华盛顿的分歧。他宣称欧洲“不应该卷入中美之间的矛盾,而是在加强经济关系方面走出自己的道路”,随后他还指出欧洲和美国的对华政策存在“细微差距”,具体来说就是“美国想跟中国搞对抗,但欧洲希望与中国接触”。
除了法国表达这样的态度,德国的态度更加鲜明。去年朔尔茨就已经访问中国,尽管其国内仍然有不小的声音在鼓吹所谓“脱钩”,但朔尔茨和德国企业界明确表达了拒绝脱钩的态度。日前,代表德国企业利益的组织、德国亚太经济委员会发表声明,明确反对所谓“对华脱钩”,呼吁政府在对华关系中采取“平衡姿态”;声明表示,德国政府不应片面追求所谓“友岸外包”、不能只和价值观相近的盟友做生意。除此之外,荷兰等主要欧洲国家政府官员,也在多个场合表达对华盛顿强迫欧洲“二选一”行为的强烈不满。
对于西方的资本家而言,主义都是虚的、生意才是真的;看得出来,欧洲与美国的态度确实有“亿点点”差别。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西方阵营的分歧,并不是因为欧洲真心诚意要与我们搞好关系,而是现在的华盛顿“太不近人情”。《通胀削减法案》只是美国试图收割欧洲的最新例子,在2022年欧洲遭遇能源危机、能源价格飙升的时候,美国没有顾及“牢不可破的跨大西洋联盟”,而是通过大量出售天价天然气、狠狠收割了一波,随后趁着欧洲企业因为成本等因素导致竞争力下降的机会,又抛出了所谓《通胀削减法案》,试图进一步掏空欧洲,这也是欧洲最终选择在贸易路线上与美国分道扬镳的主要原因。
与美国相比,中国不仅因为市场潜力巨大,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比美国更加理性、更加具有战略定力。正所谓“他强由他强、明月照大江”,我们发展的方向是正确的、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胜利一定是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