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通过饮食管理体重成为了当下生活的热门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哪些食品对于体重管理有用,以及一些具体的减肥措施吧!
一、 胖还是瘦?别猜了,BMI告诉你答案
很多人判断自己胖不胖,都是靠“感觉”。有人明明很轻,却总觉得自己胖;有人体重不算高,但其实健康风险已经悄悄逼近。[2]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体重才算健康呢?这时候,BMI(Body Mass Index,体重指数)就是一个简单又科学的衡量工具!BMI = 体重(kg) ÷ 身高²(m²),根据中国成人BMI分类标准,你的BMI数值可以对照以下范围:
BMI值/(kg/m2)
|
分类
|
BMI < 18.5
|
体重过低(需要均衡饮食,增强体质)
|
18.5 ≤ BMI < 24
|
正常范围(保持好习惯,继续加油!)
|
24 ≤ BMI < 28
|
超重(要注意饮食和运动了!)
|
BMI ≥ 28
|
肥胖(需要积极管理体重,改善生活方式)
|
在关注BMI的同时,我们还要结合体脂率、腰围等指标,才能更全面地评估自己的健康状况。想保持健康体重,不仅要控制总热量,还要吃得营养均衡,搭配适量运动。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哪些食物对体重管理最有帮助吧!
二、 吃蔬果,饱腹不长肉
蔬菜和水果是体重管理的得力助手。它们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仅热量低、水分高,还能增强饱腹感,帮助减少多余热量摄入。[3]尤其是绿叶蔬菜(如菠菜、生菜、油麦菜、甘蓝等),以及十字花科蔬菜(如西兰花、花菜、芥蓝等),不仅营养丰富,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脂肪堆积,让身体更轻盈。冬瓜、黄瓜、苦瓜 这类高水分蔬菜则能帮助调节水分代谢,利于健康体重管理,而 菌菇类(如香菇、木耳、金针菇) 低热量又富含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非常友好。
在水果的选择上,可以优先考虑低糖、高纤维的品种,例如苹果、梨、柑橘类(橙子、柚子)、猕猴桃,它们不仅口感清爽,还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浆果类(草莓、蓝莓、覆盆子)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而番茄既可作为蔬菜,又是低热量的优质水果选择。[4]
蔬果的科学饮食方法,让你控制体重更加得心应手!可以在每餐中增加蔬菜的比例,例如搭配清蒸、凉拌或炒制的方式,与主食合理搭配。尽量保证每餐至少一半是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能提高膳食纤维摄入,还能让身体保持轻盈,健康更进一步![5]
三、 主食升级大作战:全谷物+豆奶更健康
想要健康管理体重,主食和蛋白质的选择同样重要,全谷物(如全麦面包、糙米、燕麦、黑米、藜麦等)相比精制谷物,含有更多的膳食纤维和营养成分,能增强饱腹感、促进消化,避免身体过度吸收热量。[6]试着用糙米、燕麦、五谷杂粮替代白米饭,或选择全麦面包代替精制面包,让身体从中受益!
豆类和奶制品则是优质蛋白质的好来源,不仅能减少对高脂肪食物的依赖,还能增强体力,帮助肌肉修复。黄豆、黑豆、红豆、鹰嘴豆 富含植物蛋白和不饱和脂肪酸,是体重管理的好帮手。[7] 而低脂奶制品(如低脂牛奶、酸奶)不仅提供足够的钙质和蛋白质,还能帮助维持骨骼健康、促进肌肉合成,避免因节食导致的营养不足。[8]
合理搭配,让主食升级,助力健康管理!
四、 管住嘴+迈开腿,热量平衡才是王道
减肥并不是单纯的“少吃多动”,而是要科学管理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合理控制热量是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极端节食,而是要通过科学膳食,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更加合理,同时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9]例如,少喝含糖饮料,减少高热量零食,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吃得适量且均衡,才能让身体获得足够的能量又不囤积脂肪。
当然,运动也是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法宝,合理的运动不仅能消耗热量,还能提高新陈代谢、增强体力。[10]建议每周至少进行三次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行等),并结合一些力量训练 来塑造更紧实的身体,让减脂效果更持久。
饮食与运动,双管齐下,健康体重稳稳拿捏!
健康的体重管理需要均衡饮食和适量运动的双管齐下。增加蔬果、选择全谷物、补充优质蛋白,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才能让营养均衡、热量合理。与此同时,保持规律运动,提高代谢,让身体更加轻盈健康。养成健康习惯,掌控体重,做更好的自己!
参考文献
[1] 马欢欢,梁志金,朱建妹,等。饮食干预在超重和肥胖2型糖尿病缓解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3,37(06):1041-1046.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01):10-15.
[3] 宋曙辉,王文琪,唐晓伟,等。有机蔬菜的营养成分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07):2917-2919.
[4] 李艳平,马冠生。蔬菜、水果的营养与健康[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02):43-45.
[5] 纯素饮食注重搭配即可美味又营养[J].中国食品学报,2019,19(01):19.
[6] 王丹,翟小童,张娜,等。全谷物糙米的消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粮油食品科技,2025,33(01):80-86.
[7] 王鹏,任顺成,王国良。常见食用豆类的营养特点及功能特性[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12):171-174.
[8] 袁源,练桂丽,Rancourt-Bouchard M,等。全脂和低脂乳制品摄入对日间动态血压和其他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8(12):1235.
[9] 焦雪妍,宋昆鹏,张宁,等。心脏健康膳食模式对血压影响的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3,31(12):1228-1237.
[10] 孙慧彦,王丽敏,李纯,等。中国成年居民从医疗机构获取健康生活方式建议情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4,40(12):1423-1426.